作者:王东京
【推荐理由】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利益取向、收入状况不同,对公平的理解也不同。学界看公平,大致有三个角度:一是结果公平,二是机会平等,三是起点平等。追求公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
研读经济学数十年,发现有个现象奇怪:政府历来重视公平,学界研究公平的专家也很多,可不知何故至今对公平却不见有普遍认同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庇古被认为是较早关注公平的学者之一,1920年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但学界对他提出的“收入均等化定理”是否反映公平一直有争议,有人甚至持相反的看法。
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利益取向、收入状况不同,对公平的理解也不同。不信你到大街上去问路上行人什么是公平?三个人,没准会告诉你四种答案;最近我查阅相关文献,想不到专家对公平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大相径庭。本人有自知之明,不敢贸然给公平下定义,不过有一点我清楚,知道目前公平定义的缺陷在哪里。
学界看公平,大致有三个角度:一是结果公平,二是机会平等,三是起点平等。从结果看公平,通常的做法是用基尼系数去判断。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反映的是收入平均化状况。主流的观点说,基尼系数大于0.45即为差距过大,则收入分配不公平。这做法是将公平等同于平均,但想深一层,平均分配其实未必就公平。比如你比我能干,贡献也比我大,如果我和你平均分配收入,你觉得对你公平么?
机会平等貌似公平,但若起点不平等,机会平等也难以保证公平。假如有一幅名人字画拍卖,你我都有机会竞买。不同的是,你整天游手好闲,却靠祖上遗产富甲一方;而我前辈一贫如洗,自己勤扒苦做收入仍不及你九牛一毛,尽管我比你懂得欣赏字画,可和你竞买,我成功的概率是零。再比如,政府斥巨资建造体育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说起来大家享用体育馆的机会平等,但若体育馆建在城市,对乡下的农民显然就不公平。
可见,机会平等是否公平,关键要看起点是否平等。问题在于,真实世界里人们的起点是不可能平等的。参加歌手大赛,宋祖英嗓音甜美,你五音不全,你凭啥要求人家宋祖英与你起点平等?你天生聪慧,我愚笨如牛,一起参加高考,我却要求你的智商和我一样低,你也不会答应对不对?其实,五个手指伸出来不一般齐,人的禀赋不同,要求起点平等,无疑对禀赋高的人也不公平。
说过了,我能指出现行“公平定义”的缺陷,但却不知怎样给公平下定义。近来日思夜想,一直有个疑问:公平是否就不能被准确定义?或者说,公平的标准本来就不该人为地设计?定义不清楚,想设计也设计不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对公平就束手无策,公平虽然不能准确定义,但对不公平的事却很容易看得出,尤其对身边的不公平,人们的判断往往能高度的一致。
举例说,高考分数线的划定。对边疆民族地区录取线低一些大家没意见,而且觉得合情合理;但对北京地区考生享受照顾却大为不满。是为何故?因为北京地区有一流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考生的条件得天独厚而反而录取线比外地低,人们当然认为不公平。前几年,有外地家长为把孩子户口办进北京,来北京买房置地,可政府一纸禁令要求彻查高考移民,结果反而加剧了不公平。
搞市场经济,有收入差距在所难免。别以为收入有差距就是不公平,其实老百姓并不这么看。你诚实劳动、守法经营致富,大家会羡慕你;你走私贩私、制假卖假,大家会痛恨你;你以权谋私、受贿敛财,大家就会反对你。因为后两种人损人利己,搞的是邪门歪道。还有,即便是合法致富,但若贫富差距过大,有人挥金如土而有人吃不饱肚子却得不到扶助,人们也会觉得不公平。
再说城乡差别。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人们迁移自由,不仅对农民不公平,特别是对农民子女也不公平。比如义务教育,本来是要由政府免费提供,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皆应一视同仁。可现实却是,城里的孩子上学不收学费,而农民工子女却要交借读费。同样是医病,城里人报销比例高,农民却比例低;同样是养老,城里人有社保,农民却只能养儿防老;城里修路政府拿钱,农村修路却让农民集资。
诸如此类的不公平,若不是故意视而不见,谁都可以再列举一些。有趣的是,学界不能恰当地定义公平,可老百姓却对公平与否看得一清二楚。这就应了那句古话,“公道自在人心”。若将此推展到政策层面,其含义是,政府求公平,大可不必事先设计出什么框框,而是要相机调节,不断消除多数人认定的不公平。这是说,追求公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
若以上分析成立,政府追求公平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公平要以民意为依归。对社会反映强烈的不公平现象,政府应及时化解,不可听之任之。第二,要优先照顾弱势群体。搞市场经济难免有收入差距,有差距不要紧,要紧的是政府要对低收入者予以补贴。第三,要维护平等竞争的权利。目前的户籍管制,行政垄断等皆有悖于平等竞争原则,政府应尽早解除。
(作者王东京系中央党校副校长、经济学博士,本文摘自2016年5月2日《学习时报》,省委统战部研究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