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www.b16.com > 调查研究 > 正文
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http://www.hooeng.com/  (2016-05-11 13:52:30)  来源: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网站
分享到: 更多

作者:廖泳清

近日,泸州市工商联组成专题调研组,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非公经济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家队伍能力建设、推进企业转型创新的一些建议。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总量增加较快,代际特征明显。调查表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个体到私营、从销售到生产、从分散经营到组建企业集团或商会联合发展的嬗变过程。1983年泸州建市时有个体工商户11000户,到1992年发展到3.6万户;而私营企业发展却步履维艰,至1992年全市仅有城乡合营工业100户左右,没有形成私营企业家队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很弱。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私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私营企业达3863户,年均增长41.1%。从非公企业家的构成来看,第一批私营企业主或是产生于建筑劳务、商品贸易、餐饮娱乐等产业,或是脱胎于乡镇企业摘帽、国有企业转制以及集体企业改造。截至2015年6月,全市已发展私营企业23092户、个体工商户149111户,非公有制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5万人。按类别分类,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4万余人,其中高层管理人才1400人、中层管理人才7800人、基层管理人才14800余人。有生产经营骨干12.6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569人,中级职称9396人,一般技术业务人员11.5万余人。按行业分类,在酒业、机械、能源、化工等支柱行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了一批从事企业咨询、风险投资、创业辅导、现代金融服务、跨行业企业集团等方面的人才,非公有制企业经营人才队伍的结构、质量有较大改善。从时间维度观察,企业集团的扩张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增加呈现加速度的增长态势。如2014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4万户、增长34.3%,完成民间投资1322亿元、同比增长26.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与此相对应,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吸纳各类人才1.21万人,占新增人才总量的80%以上。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社会贡献不断扩大,参政热情日益增强。近年来,泸州市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双思”教育、“四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和养成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参与光彩项目、主动回馈社会的优良传统。全市各商会、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栋梁工程、希望工程、抗震救灾、扶贫助学活动,近几年累计捐款捐物5.1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一大批爱心企业家受到中央、省上表彰奖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依托各级商会,积极为全市引进项目和投资,近3年,依托商会和企业推出106个民间招商合作项目,引进投资215.1亿元,民间投资增速连年居于全省第一位。一些企业和商会积极参与扶持创业活动,在企业和商会设立创业孵化中心,助推4800余名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软环境打造,126名企业家参与全市目标考核测评,62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特约监督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向各级两会提出提案、议案428件,反映社情况民意268条,其中有设立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等124条建议意见获得各级采纳,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亟需加强培养选拔。长期以来,非公有制企业主要依靠政策扶持、资源开采、项目开发等机遇,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长期的市场短缺、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入获得较快的发展和扩张。面对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尤其是面对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增长总体放缓、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攻坚期的新的历史时期,先天弱质、实力相对较弱的非公有制企业在外部需求不足、企业产能过剩、生产成本高昂的严竣形势下,不少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品牌战略、经营决策失误等原因,出现了严重困难,有的甚至破产倒闭。究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不适应发展需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不够,科技含量较低,升级转型较慢,市场竞争力不强。据统计,我市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事建筑的包工头已被淘汰95%以上,九十年代的企业风云人物至今仍在一线坚持经营的不足10%。对于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相当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感到茫然,一大批老板认识到知识能力不适应发展需要,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开始下大力气引进和培养人才。残酷的市场竞争和无数的发展案例反复证明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实践表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做大做强民营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广泛的共识和关注焦点。

二、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一)知能结构存在缺陷,领军人物匮乏。一是知识层次较低。以550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为例,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有7.3%,而高中以下学历的占48.9%,其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占20.7%。多数民营企业经营者起步于酒业、房地产、煤矿、机械等传统产业,成长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的环境,往往靠政策扶持、资源开采、项目机遇致富,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二是综合素养不足。据调查,超过87.5%的规模民营企业经营者未接受过3个月以上系统培训。有的缺乏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盲目跟风投资,重复投资严重;有的会办事不会用人,不善于纳才纳谏,不善于授权放权,企业往往做不久、做不强。三是进取意识不强。有的企业管理者来自“草根阶层”,凭借胆略和机遇掘到了“第一桶金”后,满足于小富即安,耽于享乐,停步不前,企业搞不好,甚至搞垮了。调查显示,泸州90%以上的企业负责人不愿意担任省级工商联、光彩委员会社会职务,92%的企业没有外出发展计划,仍然残留着浓厚的“盆地意识”。四是高端人才较缺乏。泸州至今没有1户民营企业跻身全国500强,也没有民营企业家担任省工商联副主席、总商会副会长以上领导职务。

(二)管理团队建设滞后,传承交接不够顺畅。一是团队建设意识不够强。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如酒业协会的33户酒类“小巨人”中,有23户酒类企业(占84.8%)缺乏具有职称的专业营销人才。机械行业商会的48户会员企业中,有34户企业缺乏专业科研人才,除企业主要创办人以外,没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全市勉强称得上“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累计不超过80户。新兴产业企业实力较弱,缺乏行业领军型人才。医药行业现有制造企业2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有15户。现有物流企业28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有12户。二是团队知识更新不及时。多数民营企业无力设置员工培训机构,员工较少获得培训机会。从静态来讲,知识底蕴不足导致企业家在面对新形势、新科技时接受能力偏低;从动态来看,培养机制缺失导致民营企业家知识更新不及时、能力结构不合理,企业发展“稳不住”。据反映,一批煤炭、建筑等行业老板急需转型发展指导。三是企业传承交接不够顺畅。目前,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办的民营企业基本完成交接,九十年代创办的企业开始进入交接高峰期。在调查的55户家庭企业中,有28户企业存在接班人“水土不服”的问题,超过一半的民营企业“富二代”还没有顺利成长为“创二代”,接班人在专业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不适应企业管理需要,接续经营震荡较大。近几年来,已有11户知名酒类、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在交班五年内出现经营困难和破产倒闭情况。

(三)培养机制建设滞后,政府投入保障不足。一是培养战略缺失。与成都、西安、温州等地相比,泸州缺乏专门的民营企业发展研究机构,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民营企业家培养规划,政治安排、战略指导、改革引导等措施不足,力度不够。二是培养平台缺乏。按规定比例,全市还可安排100名左右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各种社会职务。参政议政机会的缺乏,导致一些企业家缺乏锻炼机会,获得的学习机会较少。近两年,一些企业误判形势,盲目扩张,项目资金链断裂,企业陷于困境。最近一年出现违约的民营企业514户,新注销企业1102户。三是部门指导缺位。相关部门在企业家培训方面的分工不够明确,培训资源整合不够,效果不好。近两年,人社局、经信委、工商局等部门开展了56次培训活动,平均每次参加培训的企业人数约36人,培训活动组织起来越来越困难,企业参与的热情不断下降,反映出若干培训活动严重偏离了企业实际需求。四是引导性投入不足。市本级每年投入民营企业培训经费不足20万元,7个区县每年平均投入2.2万元,按受培训人数算人均费用55元,按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总数计算人均费用仅6.7元,培训的层次较低,覆盖面很窄,难以发挥实际功效。相比之下,成都市每年投入民营企业培训经费1100余万元,培训企业经营人员2.8万人,企业负责人平均培训费达到393元。攀枝花市每年投入培训经费100万元,培训企业经营人员4200余人,人均280元。

(四)社会支持氛围不浓,人才成长环境不佳。一是优惠政策难以落地。民营企业的“先天弱质性”,导致信贷、用工、项目、科技扶持等政策兑现难,耗费了企业家大量精力,阻碍企业家学习提升。据调查,对近两年中央、省、市出台的37个优惠政策文件,完全不知晓的企业负责人占400户被调查企业的25%,未看过任何文件的企业负责人占69%,享受了直接延期贷款、政府转贷资金、科技扶持资金的企业总数分别不超过40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例低于5%,占企业的比例仅为0.15%。二是培养环境不够宽松。地方政府对企业往往“重输血、轻造血”,对民营企业的扶持集中在土地、资金、税收等输血功能上,对企业家能力素质的培训投入很少。据调查,全市用于民营企业的培训经费仅占其纳税额的0.36%。三是培养平台着力不够。企业家的培养指导主体单位不明确,制度化的企业家培养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多数企业偏重人才引进,忽视人才开发,企业再教育工作严重滞后。全市有313户规模民营企业(占56.9%)未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有302户民营企业(占54.9%)中层管理人员未参加过各类培训;超过70%的中小微企业和90%的个体工商户处于培训活动的“盲区”。四是缺乏有效的指导帮助。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缺位,社会化的管理指导机构缺乏,导致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制约了企业发展。以家具制造行业为例,全市有300多户小企业、3000多名能工巧匠,但出生于木匠的企业经营人员深受小农意识束缚,生产经营规模始终做不大,行业生产水平停留在单纯的生产仿制产品、赚取加工费层面,至今仅有三四个注册商标,全行业上缴税收只有几十万元。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制度创新,强化企业家培养的政策保障。一是创新培养战略。全面开展企业经营人才普查,准确掌握企业人才情况,把握企业发展人才需求规律,制定科学的企业经营人才培训规划,注意发现、物色和引进、培养一批开拓创新型的优秀企业家。以泸州为例,预计通过3年左右时间,重点培养100名领军型企业家、1000名成长型企业家、10000名企业经营管理骨干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强化各方面对企业人才培养的共识,市(州)一级政府每年至少应投入人才发展基金1000万元,区县一级政府投入不少于100万元培养费用,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人才培训专项经费,制定民营企业培训经费标准,可参照国有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或按民营企业纳税收入1%计提比例,吸引民营企业加大培训资金投入,突出企业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扩大培训资金来源,形成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创新培养引进政策。扶持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加快建设职业经理人才库,创建民营企业经营人才的“蓄水池”,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的“活水源头”。构建优秀人才的“苗圃式”管理服务体系,加强优秀企业人才的培养提升。切实细化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政策,探索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中介为媒、企业与人才联姻的人才配置机制,综合运用股权、现金、住房、表彰激励等手段,精准引进企业急需的优秀人才。

(二)着眼创业能力,分层次搞好各类企业人才培训。一是重点培养一批领军人物。实施“百名企业家领军人物创新培训工程”,倾斜扶持发展一批上市企业、准上市企业和全国性、跨区域性民营企业,引进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驻泸州,在铸造“巨无霸”企业的同时造就一批优秀“舰长”,培养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企业家。二是着力发展“绩优股”。以市州为单位,实施“千名成长型企业家培训工程”,着眼于优势产业、支柱产业,选准成长型企业家“潜力股”,鼓励一批企业家脱颖而出,担当转型发展“排头兵”重任。三是悉心帮扶“创二代”。协助民营企业搞好传承交接,加强对“少掌门”的指导,帮助企业平稳交接过渡;将更多“富二代”培养成“创二代”,延长老民企寿命并激发更大生机。四是大力培养“生力军”。以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有一定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为依托,催生创业,孵化企业,培养一批强有力的“小个子”。五是提前建好“预备役”。资助一批文化基础好、学习意愿强的企业管理人员,参加EMBA高端学历进修,联合北大、清华、浙大、西南财大,举办系统的管理学历培训班,培训一批优秀后备人才,充实职业经理人队伍。

(三)创新培训机制,全面夯实企业管理人才基础。一是组建企业家培养机构。整合组织部、统战部、经信委、工商局、工商联等部门力量,建立“企业家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企业家培养合力。二是建立示范性培训基地。在市社会主义学院挂牌设立“民营企业家培训中心”,在各区县党校设立“民营企业培训工作站”,每年与各知名高校联办各个层次的企业家培训班,着力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三是扩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覆盖面。整合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商会组织以及网络培训资源,建立社团培训基地、网络培训学校。采取培训招标、培训外包等办法,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训一大批企业基层管理骨干人才,夯实民营企业的治理基础,提升其整体人才素质。

(四)整合社会资源,营造有利的企业家成长环境。一是加强政治引导,提升社会形象。加大企业家的政治安排,加强企业家队伍的诚信建设,树立企业家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让企业家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榜样。二是加强联系指导,呵护人才成长。设置民营企业家成长的“流动诊所”,邀请经营管理实战大师、高校专家、科技团队,对困难企业进行“巡诊”,及时开出药方,祛除病症,当好发展“守护神”。三是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成长环境。通过建立和争取产业转型发展基金等方式,协助企业及时搞好资金和土地、原材料等要素配置保障,为企业家构筑法治“防火墙”,防范各种违法现象发生。四是推动交流锻炼,开阔人才“眼界”。引导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协作,借鉴政府与国有企业干部交流模式,每年选拔50—100名优秀管理人员,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之间进行交流锻炼。五是举办企业论坛,促进人才“充电”。举办“创业讲坛”、“行业展望”、“管理创新研究”活动,设置企业家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激发企业家创业内动力。六是支持企业搭台,引进人才“唱戏”。探索人才引进、管理的科学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开展联合、重组、兼并,培育一批优势企业,打造人才“聚宝盆”,吸引海内外优秀企业人才集聚,为促进经济转型、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作者系泸州市工商联副主席)